当前位置: 首页 > 陈智峰 > 本市信息 > 研修有竟 成长不止 ——记陈智峰名师工作室第22次活动暨结业典礼

研修有竟 成长不止 ——记陈智峰名师工作室第22次活动暨结业典礼

浏览量:390|发表日期:2022-10-22|来自:

20221014日, 温州市陈智峰名师工作室在罗浮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暨结业活动研讨会。

应疫情防控要求,原定两天的活动压缩为一天。上午由工作室的成员开课;下午嘉善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孙元菁作讲座。

永嘉县罗浮中学的刘荷荷老师带来姚鼐的《登泰山记》。任务一是比较“登泰山记”与“游泰山记”的不同,借由登山时间、天气和路径的探讨,感悟姚鼐迎难而上的精神。任务二是“聚焦图景,圈点文字,小组合作,景中探情,景中窥人”,在“探情”和“窥人”中引导学生认识姚鼐的高尚人格和自我突围的难能可贵。

苍南县灵溪中学的李细花老师带我们走进《赤壁赋》,走进命途多舛却依然潇洒旷达的苏轼。任务一是“‘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要选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请说说《赤壁赋》入选理由,找找依据,谈谈读法等等。”任务二是学生扮演苏轼角色和苏轼本人在文本中跨越时空的对话。


永嘉县第二高级中学的戴柏葱老师带我们走向了南唐。戴老师带领学生读词、读情、读方法。在读方法环节,又跟学生一起总结了诗词的常用表达技巧,可谓来自于课堂又超脱于课堂。最后的唱词环节,又从感性层面让学生领略宋词的无穷魅力。

下午,张嘉芮、郑舒艺、吴孙珍、陈瑞、高双双5位工作室优秀学员代表发言。他们的发言秉承了陈智峰老师的“主问题·关键词”教学模式,同时感谢了两年的工作时光带给他们的光。

张嘉芮老师讲述了她的三个“一”的收获:一堂“质变”的公开课,一本“不可思议”的小册子和“一个月一本”的阅读习惯。

郑舒艺老师从“教学需要信念”“阅读应有所得”“写作当去负担”“情怀并非无用”四个方面,总结了她在阅读和习作实践上的改变,并表明以后要坚守情怀。

吴孙珍老师的发言主题为“推开一扇窗,仰望语文星空”,她以“课改之窗”“阅读之窗”“未来之窗”三扇窗户为抓手,总结了她的别样成长。

陈瑞老师动情地说,工作室平台就是他的高台,这两年,他教学上收获颇丰,感谢陈智峰老师的鼓励和扶持。

高双双老师谈工作室阅读书目《守望语文的星空——王尚文口述》和《深度学习》带给她的帮助。前者让她深深感受了“人”之于语文的重要性,而后者一定程度改变了她上课的方式,从而引导她在语文教学实践上向前迈出了一小步。

最后,陈智峰老师就两年的点点滴滴做了“研修有竟时,成长不止步”的总结。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孙元菁老师作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的讲座。她分享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尝试”“《红楼梦》项目化学习的五种课型”“《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五个研究”几个方面的内容。